传道,谈心,解惑。今晚我们聊聊“模糊厌恶”。交易路,不孤独。欢迎来到《交易夜读》第12期。
今天聊一个大家都普遍存在,但却可能很难察觉到的问题。
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意识到,不管是在平时的生活还是工作中,当面临选择或者需要做决策的时候,我们都会下意识地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,很少有人会选择自己不熟悉的事物。
做交易和投资也是如此,当面临选择的时候,人们往往都会选择自己熟悉的品种。在人们的潜意识里,熟悉的事物相对更有安全感。
这其实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偏好,也是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话题。
所谓“模糊厌恶”,学术上的解释是“在所有伴随风险的不确定性中下注的话,人们倾向于下注已知的不确定类型,而不是未知类型。”
看起来很拗口,其实就是人们在做决策时,往往会选择已知的风险,厌恶和规避未知的风险。在投资或者交易中的表现就是,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选择自己认为熟悉的领域。
美国石油巨头的前车之鉴
模糊厌恶属于心理偏好上的问题,当一个人存在这种偏好时,潜意识里会对“模糊”的风险进行规避,行为金融学上将其叫做模糊规避。
比如投资者往往更倾向于选择本国股票或者自己熟悉的股票。美国的先锋基金在2016年的一篇报告中就提到过这一问题。在通过股票做全球资产配置时,最常见和较为高效的做法是根据每个国家股市的权重占比去投资。比如,美股市场在全球发达国家股市的权重约为51%,那么你的资金就应该给美股51%的份额,其他的国家也根据这个占比去配置。
然而,先锋基金的研究结果却完全不同。如下图所示,五个发达国家的投资人都过量持有本国的股票。美国投资者还情有可原,毕竟美股市场的份额最大,全世界的前都在那里。但是,像加拿大,按照加拿大股市在发达国际市场中的权重,加拿大投资者持有自己国家股票的占比为3.4%才比较合理,但实际上这个仓位却高达59%。英国,澳大利亚和日本都是如此。
耶鲁大学的一位学者也研究过这一问题,他发现,投资者的这种偏好不仅存在于国家层面,投资者还特别喜欢自己公司,自己所在行业,甚至自己城市的股票。
这种倾向导致资产过于集中,同时也伴随着很大的风险。举个很现实也很残酷的例子:
2000年的时候,美国当时的能源巨头安然公司因为大量的财务造假导致公司破产,在它破产的时候,这个公司百分之六十五的退休金投资在一个公司的股票上,就是这家公司自己的股票上。结果该公司员工的养老金随着安然的破产倒闭全都打了水漂。
模糊厌恶会让你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者资产进行投资,然而这种“熟悉”对你来说却可能是个致命的隐患。
熟悉会增强你对某个股票(资产)的亲和度或你自认为的了解度,但并不一定能够帮助你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。下面就来说说为什么。
熟悉不一定让你获得更高的收益
在谈到“熟悉”这个词的时候,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会想到巴菲特曾经提到过的一个投资建议,要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,不去碰自己不懂的东西。
巴菲特确实建议要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,很多人都记住了这个建议,但是又有多少人对某只股票的熟悉程度做到了巴菲特那样。
实际上,很多人即使选择了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或交易,也很难获得成功,人们往往会因为过度自信,或者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,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摔得更惨。
熟悉容易导致过度自信
当你选择了自己认为熟悉的领域之后,很容易掉进其他的心理陷阱。因为熟悉会降低你的风险意识,越是熟悉的事物你会觉得越安全。就如前面提到的,每个国家的投资者都喜欢自己国内的上市公司,因为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是我最熟悉、最了解的,所以更安全。
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,所有涉及到主观对自己能力判断的领域,人们对自己的主观判断都会明显优于整个群体里面的客观水平,也就是过度自信。
在投资领域也是如此,当你掌握的信息越多,就越有可能变得过度自信。所以,我们经常会发现,很多投资者在面对看起来自己更熟悉的情况时,所做的决定反而是错误的,最后可能摔得更惨。
反之,人们越是对自己的认知有所认识,能够客观面对自己的局限性的话,越有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恰恰可以帮助自己管理风险,帮助自己带来更高收益。
你真的“熟悉”了吗?
很多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摔跟头,除了过度自信,忽略了风险管理之外,或许还有另外一个原因:你并不是真的熟悉某个领域或者某只股票。或者说你的熟悉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。
很多时候,人们对熟悉的理解仅仅只是狭义的理解,把能够经常接触到的,经常看到的,都称之为熟悉。例如,你经常在某个公众号上看到分析某只股票的文章,或者经常听身边的人说起某只股票,然后自己稍微了解了一下,就说它是自己熟悉的股票。这种都是很浅层次的熟悉,如果仅根据这样的认知去投资,其实跟不熟悉没太大区别。
对“熟悉”的理解应该包含两层含义,一层就是表面的熟悉,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;而对于投资者而言,最重要的还是更深层次的熟悉,也就是对投资逻辑的熟悉。
这需要你做很多的功课,比如仔细查阅、读懂公司过去几年的财务报表,深刻了解公司的业务发展,洞悉该公司的一切公开信息,甚至还要清楚该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等等。
因此,要做到巴菲特所说的熟悉,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。并不是简单了解了某家公司后,就说自己对它熟悉了。
《三体》中有句话说得很好:
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,傲慢才是。
暂无评论内容